敦煌经典壁画“飞”上动画银幕

来源:文汇报时间:2018-03-30 14:49:17

敦煌莫高窟254窟南壁中段,《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是公认的中国美术史佳作,张大千、常书鸿、董希文等艺术家,都曾在这幅作品前潜心临摹。1600多年前的画师,如何以真挚情感和高超技艺,紧紧抓住人们的目光?这幅壁画与整窟其他图像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舍身饲虎”壁画的前世今生,能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最近出版的《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一书中窥得究竟。作者陈海涛、陈琦是一对痴迷敦煌文化的夫妻,他们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十余年,从254窟南北两壁的三铺经典壁画“舍身饲虎”“割肉贸鸽”“降魔成道”入手,结合大量高清壁画图片、线描图及示意图,对北魏特窟进行了现代阐释。这还不“过瘾”,借助美术视角和数字技术,基于壁画蓝本改编的《舍身饲虎》《降魔成道》两部文教数字动画影片已发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评价,《图说敦煌二五四窟》所选敦煌254号洞窟的三铺典型壁画,具有重要史料与艺术价值。“以往有关敦煌艺术的书籍多为知识介绍,这本书则通过详尽图解开展个案剖析,揭示匠人营造洞窟时的精心安排,可谓解析敦煌艺术的生动范例。”

254窟壁画中许多令人难忘的双眼,可一窥“眉目传情”的魏晋美学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耀眼的文化瑰宝,完整保存了自北凉到元代绵延千余年的佛教石窟艺术,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参观。其中,敦煌254窟开凿于北魏时期,是莫高窟经典代表之一。

史苇湘撰写《敦煌学大辞典》254窟条时说:“此窟建筑布局谨严,塑像比例合度,袈裟贴体,坐立诸像,腿部修长,头部广额丰颌,神态庄重。四幅主题画是北魏壁画的精品,在中国美术史上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高敞的窟内空间散发深邃蓝紫色调,画中许多令人过目难忘的双眼,可见魏晋美学对眼睛与传神的重视。书中举例道,“舍身饲虎”壁画中有持骨骸的天人恸哭的眼睛、萨埵母亲失神下耷的眼睛,降魔成道壁画中有魔女们秋波暗递的眼睛,“割肉贸鸽”壁画中有尸毗王注视秤盘中自己的眼睛……这些超越时空的交流,不仅仅是佛教教义的简单图解,更是塑造出“心灵的动态”。

最典型的是舍身饲虎壁画中,用竹枝刺颈的萨埵和跳下山崖的萨埵,“两个”萨埵的眼神对视,似乎彼此问询:“献出生命,你后悔吗?”“绝不后悔,我不求尊荣富贵,唯愿帮助众生”———面对生死问询,宁静而决绝,有着非同寻常的心灵深度和佛学意味,在美术史上相当罕见。从中不难理解东晋画家顾恺之所说“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中”“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12年前,也正是这铺“舍身饲虎”壁画,让28岁的陈海涛、陈琦分别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后,下定决心远赴敦煌。画中,一位太子为了救饥饿的母虎和幼崽,宁愿牺牲肉身,萨埵本已躺在地上等待老虎来食,但老虎实在太虚弱,无力下口,于是萨埵用竹枝刺破喉颈,再次跳下山崖,让老虎先舔他的血,恢复精神后再食其肉,最终老虎一家得救。“这是佛教美术中常见的题材,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故事被描绘得简率直露,突出血淋淋的啖食场面,而这铺壁画却荡气回肠,让人感受到萨埵舍身奉献的坚定和担当。”陈海涛说,多年前他们带着临摹作品拜见“敦煌女儿”樊锦诗,当时樊院长指出又一细节,画面中有人扑倒在地拾白色包裹状东西,里面裹的正是萨埵骨骸,可见古代画师描摹亲人悲悼场景的功力。

让敦煌在动画片、口红、丝巾、首饰上“活”起来

这一次,敦煌壁画再次在《舍身饲虎》和《降魔成道》中被做成“敦煌动画”,而除了动画制作,创作出版敦煌文化普及读物,陈海涛、陈琦与敦煌研究院的同事们,也琢磨让敦煌文化在口红、丝巾、首饰上“活”起来。

甘肃省文物局有数据显示,敦煌研究院去年文创产品销售额逾1700万元,取得百余个(项)注册商标和知识产权。丝绸羊毛、型染金箔、敦煌首饰、敦煌线描等文创课程,敦煌唐式家具、丝绸制品等体验项目,受到资深“敦煌粉”热捧,预约热度爆棚。研究院陆续开发敦煌系列涂色绘本、明信片、丝巾,甚至还推出了敦煌色系口红。口红中的“红莲灰”色号,是从敦煌壁画中提取的色系;口红管顶部图案,来自莫高窟著名的“三兔藻井”。以敦煌色彩“妆”点生活,人们期待传统文化在人文美学、文化创意中释放更大能量。

作者简介

姓名:许旸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 4万多作品中选出上千佳作

专题策划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