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依靠狗血至极的剧情,以及出人意料的神反转,韩剧《顶楼》一次次登上微博热搜榜,让无数粉丝直呼上头。剧中角色恩星内心明明很痛苦,但由于母亲时刻对其灌输“必须优秀”的思想,于是她把自己伪装成了完美女孩,好似戴着面具生活。最终,恩星被剧中心理医生确诊为假面症。
那么,在心理学上,真的存在这种病症吗?它的致病原因又可能有哪些呢?
藏在微笑背后的哀伤
在美国精神医学会公布的精神障碍分类中,目前并不存在名为假面症的心理疾病。但是一种与假面症表现类似的心理疾病,近年来在白领以及学生群体中非常多见,这就是“微笑抑郁症”——抑郁症的一种新型表现。
提到抑郁症,我们常会联想到终日愁眉苦脸、郁郁寡欢的形象,但罹患微笑型抑郁的人却与之相反,他们表面看起来完美无缺、积极阳光、努力奋进,实则内心潜藏着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深受迷茫与虚无感的折磨,对生活毫无热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他们面露的微笑并非发自真心,而是出于社会交往、工作职责和保全面子的需要。
恩星就和微笑抑郁症患者一般,尽管内心千疮百孔、极度痛苦且压抑,外表却表现得若无其事,拼命掩饰自己的负面情绪,如同戴上了一张“微笑面具”。
“面具”戴久了就会“膨胀”
很多心理学家都对与假面症类似的病例进行过研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卡尔·荣格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出了“人格面具”的概念。“人格面具”是指人们公开示人的那一面,目的在于给他人一个好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作为社会一份子,个体要想融入环境、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那就多少得弄清周边人的期望,了解所处环境的规则,这样才能扮演好与之对应的角色。
但是若一个人过分沉迷于其所扮演的角色,那就可能出现“面具膨胀”现象:过分认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甚至排斥自身人格中的其他部分。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出于严苛的职业要求,很多白领都需要长时间维持自己的“面具”,佩戴“面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卸下“面具”的时间,这就可能增加了“面具膨胀”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也会强行将特定的“人格面具”塞给孩子,这就可能导致悲剧发生。如《顶楼》中的恩星,她长年累月扮演着所谓好女孩的形象,以便迎合母亲的期望,这就势必要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导致恩星心中的忧愁和痛苦越积越深,最后甚至迷失了本心。恩星的“人格面具”被牢牢地“粘”在了脸上,她把符合外界标准和要求当作自我价值感的来源,以致稍遇挫折,自卑感就会像利剑一般刺向内心,使其痛不欲生。
有些“面具”可能是父母给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提出的观点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微笑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他认为婴儿生来就具备健康成长的内在力量,如果能得到来自抚养者的接纳、尊重、温暖和无条件的爱,孩子就能像获得了阳光和雨露的花朵一般茁壮成长。在卡尔·罗杰斯看来,好的父母并非是将理想强加给孩子,而是能敏锐地共情和理解孩子的内在感受,帮助他们展现真实的自己。在无条件的接纳下,孩子就能意识到,无需迎合外界标准来证明自己,能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并由此建立起稳定的自尊感。
但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反其道行之,他们经常明示或暗示孩子必须要满足某种条件,父母才会给予爱或接纳,比如对孩子说出“你要懂事,我才会爱你”“如果你考不了第一名,我就不爱你了”这样的话。
《顶楼》中恩星的母亲千瑞珍就是如此。出于自卑与虚荣,她把孩子当成了弥补自己早年缺憾的替代品,要求女儿无论是唱歌还是学业考试,都必须样样拿第一。从饮食习惯到休闲娱乐,这位母亲都对女儿实施高压控制,对孩子的真实需求置若罔闻。
不过,即便父母的标准是如此苛刻,但对孩子来说,他们依旧想得到父母的关爱。因此为了取悦父母,有的孩子就会以牺牲天性为代价,拼命去扮演父母“理想中的孩子”,戴上了那个父母希望他佩戴的“面具”。时间一长,他们自己都丧失了摘下“面具”的勇气,因为他们害怕他人察觉,“面具”背后那个空洞又脆弱的自己。
这些孩子长大后或许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他们却难以感受到真正的愉悦,因为这些事并非是他自己喜欢的,而是父母喜欢的。他们不是在为自己而活,而是在为父母的期望而活。他们的生活也因此百般煎熬,深受低自尊、抑郁和慢性焦虑的折磨。 (作者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