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困惑 “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良”

来源:今晚报时间:2021-06-03 08:17:53

2016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首批公布127个“特色小镇名录”,特色小镇建设正式提到了国家战略规划的层面。此后,更多的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特色文化为底蕴、特色空间为魅力的特色小镇被誉为“中国版图上的夜明珠”而散落各地。

然而,从整体上看,迅猛发展的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不容乐观。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对已公布的特色小镇进行测评,同年12月,全国共淘汰和整改419个“问题小镇”。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再次出手,要求各省市全面启动自查自纠。日前,一份“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再度暴露出这个新型“文旅产业”所面临的困惑。

一些特色小镇的困惑源于两个方面,即:“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良”。

先说说“先天不足”。在地方政府和企业双向推动下,特色小镇遍地开花。由于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不少根本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地区,为了“从无到有”,打起了挖湖、造园、扩建湿地的歪主意,硬是挤进特色小镇的行列。如陕西白鹿原因名著《白鹿原》而驰名,当地政府耗资3.5亿元建造了“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开业初期每天接待游客高达10万人次,不久后便一路下滑,一蹶不振,不得不以拆除告终。总投资20亿元的成都“龙潭水乡”仅靠东拼西凑的舶来品进行主题规划,却不深入挖掘蜀文化独特的历史资源,本末倒置,结果成了“四不像”,空空如也的街市只剩下野狗在游荡。湖南常德的“德国小镇”既不符合大众的审美与消费需求,又无法传递德国的异域风情,倒闭成为其必然归宿。

国家对特色小镇的支持力度是巨大的,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资金支持、贷款优惠都为各级政府发展特色小镇提供了较大便利。随着各地特色小镇的一哄而起,“后天不良”的问题渐次呈现,诸如假小镇真地产、政府大包大揽、只管前期申报而罔顾后期发展,产业的规模小、链条短、技术弱,没能形成集聚效应,甚或因资金链断裂而沦为“烂尾”工程。更有甚者,某些地区没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没有地方特色优势的支柱产业,也一窝蜂地跟随、复制、模仿,仓促上马。如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是当地声名鹊起的特色小镇,起初年游客接待量逾6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10亿元。于是乎,当地许多地方大兴土木建造民俗村,没有民俗编排民俗(如以魔术杂技、肚皮舞等充数),没有历史编造历史,没有传说抄袭传说,“克隆”出60多家民俗村,现如今大多人迹罕至。

特色小镇无疑具有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于: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合院有序、修身齐家的伦理根基,工商协作、城乡联动的经济网络,恋土助乡、心怀家园的责任担当,以及安适和谐、诗意栖居的文化家园。建设特色小镇亟须地方政府精于规划,善于管理,谨防重蹈“风风火火开场,黯然失色落幕”的覆辙!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不要一天到晚玩手机 给自己设置一下关机时间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