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加剧了各国长期以来存在或潜藏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问题,严重危及社会稳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或接近贫困线的人群成为最大受害者。这让国际社会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的顺利实现产生担忧。
发展才是缓解全球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国作为曾经拥有最大规模贫困人口的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贸易主体,将在疫情之下继续秉持负责任大国的态度积极参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减贫议程。
一是积极抗疫巩固国内减贫成果,对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2021年2月,中国宣布消除现有标准下的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实现和平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不容忽视的是,在疫情冲击之下,中国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首位,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2020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对经批准占道经营的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费,带火了“夜经济”。同时,中国对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对小微企业、外贸企业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可以说,从“六稳”到“六保”,中国通过稳住经济基本盘来兜住民生底线,让来之不易的减贫成果没有因疫情发生而付诸东流。
二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体现大国担当。中国提出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努力提高新冠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尽力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中国加入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并坚定地执行疫苗公正分配,通过促进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和其他急需抗疫物资、推动疫苗在其他国家的本地化生产等方式,切实推进疫苗国际合作。
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0亿剂疫苗和原液,并力争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9月21日,中国再次承诺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中国将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在欧美一些国家搞疫苗种族主义之时,中国已向30多个非洲国家及非盟委员会提供疫苗,并向非洲国家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2020年3月中国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承诺将向联合国维和人员捐赠30万剂疫苗,并优先用于非洲任务区。中国企业和民间机构以及非侨也自发向非洲提供援助。中国与东盟双方已启动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倡议,不断完善“中国-东盟疫苗之友”平台,促进疫苗政策沟通和信息分享。
三是积极扩大开放,践行普惠包容性复苏战略。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大计,除了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以外,还需要来自国际社会和发达国家的援助和帮扶。只有全球经济得以恢复,各个国家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自始至终,中国都积极维护全球化经济秩序,坚定开放立场。作为疫情之下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在国内“解封”后极快地恢复国际经贸往来,全力保障国际医疗物资供应。在境外疫情未消的情况下,中国如期举办广交会、服贸会等展会,即将举办的进博会更是将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参展商提供展示平台。在国际消费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开放国内庞大消费市场、加大进口力度,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发展,对国际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帮助他们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中国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性组织,以及G20等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参与全球疫后经济复苏,声援包容性全球经济复苏战略,借主场优势,汇聚国际各界精英,为致力于包容、开放、普惠、平衡、共羸的经济全球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广邀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对世界大变局下的全球治理、疫后经济复苏、共建“一带一路”等问题进行热议。即将举行的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延续百年变局下的世界经济热点,贡献“虹桥智慧”。
四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国际减贫进程。
中国古语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消除绝对贫困--中国的实践》报告记载了中国深入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瓶颈的多个真实案例。在亚洲地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开展乡村减贫推进计划,在老挝、柬埔寨、缅甸三国乡村基层社区实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中国在非洲地区援建水利基础设施,打造农业合作示范区,推动实施中非菌草技术合作等项目;在南太平洋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医疗等技术合作援助项目;在拉美地区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帮助受援国当地民众摆脱贫困。“精准扶贫”等中国特色的扶贫理念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中国还将继续通过多双边渠道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能力建设,并配合缓债、发展援助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困难特别大的脆弱国家的发展及解决其贫困问题。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