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穿越宋朝 处处都是美妙动听的市井吆喝声

来源:汴梁晚报时间:2021-05-31 08:24:49

前些日子,央视综合频道《经典冷知识》播出一个关于宋朝叫卖的小节目,由著名艺人王力宏演绎。

王力宏说,宋朝生活安定、经济繁荣,小商贩最注重吆喝,不仅都有一副好嗓子,还能即兴填词演唱,卖包子的唱“包子令”,卖饮料的唱“甜水令”……假如穿越宋朝,处处都是美妙动听的市井吆喝声,仿佛置身于音乐节。宋朝商贩叫卖,真的是这样吗?南宋风俗宝典《梦粱录》有云:“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在南宋都城临安府,小商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其方式都是“歌叫关扑”。所谓“歌叫”,就是用唱腔来叫卖,吆喝出来如同唱歌。至于“关扑”,则类似于有奖促销,在宋朝又叫“扑卖”“博卖”,简称“扑”或者“博”。譬如说,小贩把货物摆在你面前,旁边放一个轮盘,轮盘上画着各种小动物,他把轮盘转起来,让你用飞镖去扎。扎到狮子,几文钱就能买一只大烤鸭;扎到别的动物,只能用正常价钱购买。

不同行业的小贩会用不同的唱词来吆喝,同时也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关扑”。转轮盘扎飞镖是一种“关扑”,掷骰子看点数也是一种“关扑”,让你掏出三枚铜钱一起扔,根据铜钱的正反面来定价钱,也是宋朝常见的“关扑”形式。

宋话本里有一则小故事,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用铜钱作为“关扑”道具的具体场景:

忽见一个经纪挑着一篮永嘉黄柑子过门,宣教叫住问道:“这柑子可要博的?”经纪道:“小人正要博两文钱使,官人作成则个。”宣教接将头钱过来,往下就扑,扑上两三个时辰,再扑不得一个浑成来。欲待再扑,恐怕扑不出来,又要贴钱;欲待住手,输得多了,又不甘伏。

在这段话本当中,某小贩叫卖水果,顾客去买,他先让顾客赌博。怎么赌?扔铜钱,三枚一起扔,扔到地上,看正面朝上还是背面朝上。假如三枚全是背面朝上,叫作“浑成”,表示顾客赢了,可以拿走一篮水果,但无论输赢,每扔一次都得付给小贩两文钱。

话本里这位顾客运气不好,一连扔了两三个小时,竟然没有扔出一个“浑成”出来,白白扔给小贩一堆钱,什么也没有得到。

从概率的角度讲,这个顾客的赢面并不高。我们知道,三枚铜钱同时扔,可能扔出8种结果:正、正、正反、反、反正、正、反正、反、正反、反、正反、正、反反、正、正正、反、反在这8种结果里面,只有一种结果是“浑成”(反、反、反)。所以顾客扔出浑成的概率只有1/8,平均每扔8回才能赢一回。当然,还只能是平均,实际情况可能比这个要惨得多。话本中顾客“扑上两三个时辰,再扑不得一个浑成来”,就是很惨的情形。我们不说“关扑”,继续说吆喝。在北宋风俗宝典《东京梦华录》中,小贩吆喝像唱歌,饭店的伙计报菜名也像唱歌:“行菜得之,近局次立,从头唱念,报与局内。”您下馆子吃饭,点了几样菜。小伙计听您点完,转身面向后厨,扯起嗓子就唱,把您刚点的所有菜名一五一十唱出来。后厨里那些掂勺的大师傅听完唱词,立即给您做。

报个菜名而已,为啥非要唱出来呢?因为平平常常说话,没有用唱腔表达吸引顾客。从语速上讲,唱比说要慢,这样报菜名的时候可以给顾客一个反应时间,菜名报完了,客人也想明白要点什么菜了。从音高上讲,唱比说要响亮,把客人点的菜一一唱出来,客人能听清有无错漏,同时后厨里那些掂勺的和切墩儿的也能马上得知,需要给客人准备哪些东西,而不必让服务员捧着记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跑到后厨去送。

当然,唱肯定比说要难得多,记性必须出奇得好,不然既记不住店里那些菜名,也不可能在瞬间记住客人都点了哪些菜;嗓子也必须出奇得好,如果是一副破锣嗓子,唱出来能把客人吓跑;同时脑子也必须出奇得机敏,不然怎么在刹那之间就能把报给客人的菜以及客人所点的菜组合成舒缓悠扬的歌曲呢?

在宋朝的饭庄和酒店里,服务员的待遇并不比厨师差。一个合格的厨师,要会煎炒烹炸汆焖熘扒,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个合格的服务员,同样需要掌握多种绝活儿——嘴要甜、眼要活、手脚要快、记性要好,还要有一副好嗓子,以及在电光火石间就能把菜名组合成唱词的好本事。

不夸张地说,宋朝服务员的这种本事,一点儿也不亚于柳三变、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大作家。优秀的作家可以“即席赋新词”,一边喝酒聊天,一边随手创作出新的曲调和新的唱词。而优秀的服务员呢?瞬间能用合辙押韵的方式唱出各种菜肴的组合,脑子不灵光能行吗?

宋人笔记里提到,宋仁宗在位时,有个姓杜的宫廷艺人,专门搜集街巷小贩和饭店伙计的唱腔,据此创作了一套乐曲,名叫《十叫子》。顾名思义,那应该是来源于市井叫卖的十种曲调。

宫廷艺人是给皇帝服务的,为啥要从市井叫卖里寻找灵感和挖掘素材?因为宋朝的皇帝也喜欢听叫卖声,唱腔优美的叫卖声。

南宋文献《武林旧事》记载,每年八月十五晚上,皇帝带着嫔妃们在宫里赏花灯,一边看灯看烟火,一边让临安知府从宫外挑选市井小贩。时辰一到,小贩们提着篮、推着车、挑着担,穿得漂漂亮亮,乌泱泱进皇宫,在一大片空地上摆起摊来,各自叫卖各自的货品。怎么叫卖?当然还是唱。

《武林旧事》原文写道:“京尹预择华洁及善歌叫者谨伺于外,至是歌呼竞入。既经进御,妃嫔内人而下,亦争买之,皆数倍得直,金珠磊落,有一夕而至富者。”临安知府预先挑选形象好和唱腔好的小贩,让他们在宫外等着。圣旨一下,不同的唱腔轰然而作,边唱边往宫里走。皇帝和妃子们成了顾客,循着唱腔去买东西,或买小吃,或买首饰,或买宠物,或买玩具。这些高级顾客不仅给钱,而且打赏,谁的唱腔好、谁的东西地道,谁就有可能挣到大钱。譬如说卖烤串儿的,在外面一串只能卖一文钱,在宫里一串却能卖到一两银子,进宫吆喝这么一回,转眼鸟枪换炮,从某小贩变成了某员外。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语淡情深 情意缠绵
下一篇:最后一页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